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

您的位置:首页>保健养生
保健养生
清明养生指南,一年不生病就靠它!
发布日期:2019-04-04    浏览次数:3206
      清明时节,天清地明,天气渐暖。清明,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,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。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,我们该如何养生,才能达到强身健体、防病长寿的效果呢?

【吃】
       1、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
       中医学认为“春与肝相应”,清明时节应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,饮食宜温,以清补为主。如荠菜、山药、菠菜、韭菜、银耳、大枣等。
       2、多吃“祛湿”的食物
       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,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,如白菜、萝卜、芋头等。
       3、慎吃“生发”的食物
       中医认为,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,故不宜进食竹笋、咸菜、鸡、海鱼等“发物”。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。

【住】
       春天重在生发,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,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,尽量做到夜卧早起。
      当然,这里说的晚睡,并不是让人熬夜,早起也非“起得比鸡早”,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,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。
      早晨7点—9点是辰时,胃经最旺,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。

【行】
       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,养生重点在养阳,关键是要多“动”,切忌“静”,不可闭门不出,更不可坐卧太久。
      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老人春练不要太早,应在太阳升起后。

      另外,外出踏青,“动”宜适度。心脏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,不要逞强登山。



【防】

        1、防感冒

       清明时节乍暖还寒,细菌、病毒容易滋生,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,很容易引起感冒。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,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,遇到不适时,应该及时治疗,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。
       2、防心脑血管病
       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、心情不好、情绪低落,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。因此,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,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,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。
       3、防情绪病
       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、阴晴不定,因此精神疾病、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,同样也成为抑郁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。因此,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。
       4、防腹泻
       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很高,所以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。
       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,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,比如小白菜、油菜、胡萝卜等。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,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比如蛋黄和豆类等。